时间:2022-10-05 13:37:37 | 浏览:2880
临清重点文物:鳌头矶
导语:临清运河钞关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运河西岸,是明清时期在大运河航线上设立的一个征收船税的机构。临清钞关现存有仪门,南、北穿厅,公堂、巡拦房、船料房、官属舍房等80余间古建筑,是全国唯—的1处钞关旧址。临清城因运河而兴,也因运河时代的终结而衰落。2014年,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,运河河道也开始重新修整,我们希望临清城能再度迎来繁荣,这一段历史也能够为更多人记住。
撰文、摄影:远风男男
我站在鳌头矶的门楼上,眺望着马路对面的大众公园,发了一条微信给朋友:现在,我正在你的家乡。
鳌头矶
大众公园外的桥
大众公园外,一座石桥横跨京杭运河,在汉白玉雕砌的桥面上,一个小摊贩码放了一排排小玩意儿,手里拿着一堆木圈向往来的游客吆喝,招揽生意。小奖品整齐地排列犹如一个待检阅的方阵。一旁,还有一个个摊贩在搭着的简易凉棚下面经营着气球射击、拉洋片等娱乐项目。
这让我想起20年前,北京庙会上的情景。
大众公园
公园门外,经营套圈的小商贩和他的摊子
不得不说,临清这个小城市,与一线城市的差异不只是20年之久。从马路上奔跑的汽车、路旁贩卖的小商品(以及批发这种贩卖形式)、居民的生活节奏与状态、物价水平等等,都与我所长居的北京,有着天壤之别。
我从这些亲眼所见中,找回了儿时的记忆。
鳌头矶旁,古朴的照相馆
考棚街上的“超市”
百年秤铺
路边的店铺和商贩
供销社门前的馍馍房
不一会,一条微信回复过来:亲爱的,你来到我的家乡,是旅游么?
如果不是为了立志探访京杭运河,估计我一辈子也不会来到这个城镇。
于是我回复她:也是。也不是。
流经古城的京杭运河(会通河)
都说旅游就是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游玩——不可否认地,我确实来到了她呆腻了的家乡。只不过,我准备在临清找找那些恐怕连她也不知道的地方。
果然,朋友又一条微信过来: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吸引到你?
我笑道:烟花柳巷。
桥下是默默流淌的运河
临清,尽管现在是一个县级以下的城镇,确曾是中国南北交通的第一要津、明清时期山东最繁华的城市。早在隋唐时期,临清就是大运河洛阳至北京段永济渠的必经之路,元太祖修建京杭运河(会通河)时,又从这里去弯取直直下杭州,临清再一次成为京师与江南的运输中心。——从古至今,它都是运河上的关钥之地。
运河钞关(复原门)
临清古城是被运河围起来的呈三角形的城区,又称“中洲古城”。隐藏在古城中的钞关遗址,现在仅剩一片废墟,零星地点缀着几座复原的房屋,难以找到当年“市列珠玑、户盈罗绮”的气氛。临清钞关曾位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,在明清时代可是占尽了整片中洲。与其说钞关在古城,莫如古城坐钞关更为贴切。明朝时期,临清钞关到达历史鼎盛,当时山东全省税收都不及钞关征税的1/10,万历年间征收的船料商税更是占当时全国总收入的1/4。可想而知,这一座小城因这运河的带动,留下了多少繁华。
钞关遗迹
不仅是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宝马雕车香满路,吸引我来到临清的,还有一个理由——据说,这里是奇书《金瓶梅》的背景地。想来也是无差,临清在当时有如此繁忙的交通运输、繁华的商业经济、活跃的人口流动,也自然少不了鳞次栉比的休闲服务场所,形成奢靡的风俗习尚,市井休闲文化在这样的土壤中得以充分滋养。书中多次提到的钞关以及大大小小的街桥庙场,在临清都有迹可查,就连民俗风情和方言俚语也能相互印证呢!
钞关门内,⼀位居民向内张望
我在残败的老街里寻找36条花柳巷和72弦楼的蛛丝马迹。这里早已凋零,呈现给我的景象是这样的:屋顶杂乱无序的电线,缠绕在勉为其难支撑着的电线杆上;瓦片咿哩歪斜地躺在屋檐上,作出随时准备掉落的姿势;那些凌乱的、隔着破碎的玻璃的窗棱,在空气中恣意地摇摆,木屑随风飘散……街道中央是被青苔和泥土包裹着的石砖码好的小路,从这个路口通到下个路口。曾经,临清拥有80多条繁华的商业街,我脚下的这一条不过是八十分之一。可是如今这里的凋败不堪,早已将当年的盛极一时一扫而光。
中洲凋敝,今昔
“运河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,或者说国道。”文化学者钱文忠,对运河有这样的一段评价,“在这条高速公路上,临清的繁盛和衰落,也是整个运河沿线甚至是中国的掠影——在明清临清最繁荣的时候,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高度发达的时期。而临清衰落的时期,也正好是中国近代最困难的时期。——它具备了极强的象征意义和代表性。”
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(会通河)临清段(图片来源网络)
运河养育了临清城,它是动脉,是灵魂。而这河水一旦失去了它流动的意义,临清城怕也许也会不复以往吧。
临近⼲涸的会通河(元代)
古城旁,运河河道里低矮的水面飘着厚厚的浮萍,河水静静流淌,毫无波澜。二闸口正在施工,我们走过去向当地人打听头闸的位置,众说纷纭,分别给我们指向河道相反的两个方向。“或许运河真的已经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足轻重了,”我想,“以至于河上曾经这么重要的闸口,位置都如此难辨。”
正在施工的闸口
旧日繁昌已不再,独留故道恨西风。朝荣夕毙,荣辱无常。叹兮!念兮!
农耕繁忙依旧
正如纪录片中《大运河》中所述,京杭运河的北段断航多年,早已失去了漕运的作用,而今的部分河道只作为景观存在——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,使得这些早已干涸的河道又充盈了流水——尽管这之中很多都是人为引水围成的。大众公园门口那一段风光迤逦的运河,两岸垂柳依依,河床丰满水波粼粼,让人不禁幻想回到那段华丽时光。
公园门外的这段运河河道尤为新整
舍利宝塔是临清的地标性建筑,距钞关约4公里车程。我们登上塔顶,赫然发现宝塔西侧,在运河与宝塔中间平坦的土地上,是一片片金黄的麦田。拖拉机在麦田中辛勤耕作往来不绝,压出一条条深浅不一的车辙,仿佛一条碧绿的绸带,系在黄褐相间的玉石上。
临清舍利宝塔远观
我感慨:尽管在临清,运河已然只是一种象征,但是生长在这样一座因运河繁落而盛衰的城镇里的人们,终究还是以运河作为精神依托。运河依然流经了他们的家园、滋养着他们的生活。他们依然吃着运河水,将运河镶嵌在生命里。
运河边戏水的顽童
远处的临清新城
每走到一个地方,我都不忘给我的朋友发一张图片,打一个位置。正在外地的她叹道:亲爱的,你将我的家乡看得如此仔细!我一直觉得这里早已破败不堪。而在你眼中,这里还有万亩良田!
编者按: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,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新风貌,11月23日—25日,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,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,省内各市各
临清重点文物:鳌头矶 导语:临清运河钞关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运河西岸,是明清时期在大运河航线上设立的一个征收船税的机构。临清钞关现存有仪门,南、北穿厅,公堂、巡拦房、船料房、官属舍房等80余间古建筑,是全国唯—的1处钞关旧址。临清城因运河而兴,
说起临清,我们不得不提,它曾经的繁华,临清作为山东的历史文化名城,文化底蕴比较深厚。临清在明清时期依托着运河漕运不断倔起,迅速成为当时的北方的五大商埠之一,山东的第一大城市,当时的临清拥有繁华压两京,富庶甲齐郡的美誉。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只要
编者按:时光流转,日月穿梭,千年大运河吟唱着一首源远流长的歌。2014年6月22日,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。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、使用最久、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,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
编者按: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,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新风貌,11月23日—25日,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,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,省内各市各
临清有一条状元街,是因为武状元马兆瑞府邸坐落此街而得名。现在这条胡同,辖属于天桥街居委会。马兆瑞,临清人,回民,是乾隆(1787年)丁未科武状元,被乾隆皇帝授一等侍卫,正三品官职。据《高宗实录》记载:乾隆五十二年十月:“上御太和殿传胪,赐武
编者按: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,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新风貌,11月23日—25日,由山东省委网信办主办,山东广播电视台承办,省内各市各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千年运河流淌不息,联通南北,在河南大地上留下了众多遗存,焦作辖区内也有不少看点。10月23日,河南省“行走大运河”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焦作,一睹风采。位于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南部小丹河上的运粮河龙头桥,以桥头有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悠悠古运河,不舍昼夜流淌,生生不息,也给河两岸带来了传承千年的荣乐,比如浚县的码头村和白寺村。船工驿站码头村码头村的石桥码头村位于浚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大运河卫河段“十八里溜”的南端。历史上,这里是繁荣一方的码头,水
1/62/63/64/65/66/6【鹤壁新闻网讯-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利英】它曾是一条航运繁忙的河,千百年来波光云影、千帆过尽,“云溪燕语卫水舟,橹桨声声入梦来”曾是它的真实写照。它也是一条文化河,卫河如碧丝般串起了自然风光和人文名胜,在这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通讯员 范培倩 王文涛6月27日,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,任城区受中央、省市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、优秀党组织代表齐聚大运河畔,喜迎任城区运河新城月园盛大开园。取自《淮南子.天文
6月21日,德州,烈日炎炎下,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生态廊道项目东南角施工现场,挖掘机、运输车、多功能抑尘车等各类机械来回穿梭,配合工人们进行表层清理及垃圾外运等工作,有条不紊、忙而不乱。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,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
大众网·海报新闻记者 刘璐 实习记者 徐晴 聊城报道为提振消费信心,繁荣夜经济,促进临清特色餐饮美食行业高质量发展,服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局,6月12日晚上,“2022惠享山东消费年暨临清美食推介年活动”启动仪式在在“乾城里”特色商街举办。
千年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,这其中有风景如画的两岸风光,有数千年的历史人文,还有运河两岸的一系列美食。临清就是运河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,漕运的繁荣汇集了南北美食、中外佳肴,也催生了临清美食文化的兴盛延展,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来品味这
大运河贯通南北、联通古今,促进了流域内文化精髓与南北城市文明的极大融合,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廊。“南有苏杭,北有临张”,运河流淌至今,在聊城留下了无数印记。作为大运河沿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,聊城市临清市以“繁华压两京”“富庶甲齐郡”